首页 资讯 正文

“八路军故乡”抢抓红色旅游机遇

体育正文 297 0

“八路军故乡”抢抓红色旅游机遇

“八路军故乡”抢抓红色旅游机遇

新华网太原(tàiyuán)6月9日电(王亮) 红色文化(wénhuà)如何浸润人心,红色旅游如何高质量发展?作为八路军曾经(céngjīng)的总部所在地,山西省武乡县(wǔxiāngxiàn)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通过连续举办(jǔbàn)八路军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以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打开红色文化,用真诚的服务打动游客,助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第十三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新华网发(fā) 红色资源里的发展底气(dǐqì) “百团大战(bǎituándàzhàn)粉碎了(le)日军的‘囚笼政策’,缓解了根据地的压力。那么(nàme)百团大战在何处指挥?答案是武乡县砖壁村——百团大战时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讲解 员魏娜说,很多来参观的游客没想到,抗日战争与武乡关系如此(rúcǐ)密切(mìqiè)。 游客在八路军太行(tàixíng)纪念馆参观。新华网发 抗战期间,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等(děng)首脑机关曾长期驻在武乡指挥了百团大战等战役。当年只有14万人口的武乡县,就(jiù)有9万多(wànduō)人参加各种抗日救亡组织,1.4万多人参军(cānjūn)参战,2万多人为国捐躯。 八路军太行(tàixíng)纪念馆、八路军文化园、太行干部学院、太行红色产学研基地……一个个以“太行”“八路军”为关键词的地标,频现于武乡县城。在八路军文化数字体验(tǐyàn)馆,1190个八路军红色旧址被标注在武乡县地图(dìtú)上,很多游客瞬间明白武乡为何被誉为(bèiyùwéi)“八路军故乡(gùxiāng)”。 “为了掩护乡亲们安全(ānquán)转移而壮烈牺牲的(de)王尚元,连送三子参加八路军的英雄母亲李改花,牺牲时才13岁的抗日小英雄李爱民……”在(zài)第十三届八路军文化旅游节期间,这些英雄名字和往事得以再现,“铜墙铁壁太行山”“告白藏在了太行山的沟壑里”“这里的土(tǔ),埋着不下跪的魂”等话语(huàyǔ)撞击着人们的心。 八路军文化(wénhuà)旅游节成为一张文化名片。新华网发 “连续举办十三届的八路军文化旅游节已经成为长治乃至山西的一张重要红色文化名片。”长治市市长陈向阳表示,期间(qījiān)举行的红色旅游(hóngsèlǚyóu)高质量(gāozhìliàng)发展交流、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发布、重走太行英雄路沉浸式研学等系列活动,挖掘伟大(wěidà)抗战精神和太行精神内涵实质和时代价值,推动革命(gémìng)老区红色旅游融合发展迈出新步伐。 “武乡,是一方文脉悠长的(de)厚土,一个山水(shānshuǐ)壮美的胜地,一座巍然挺立的丰碑。”武乡县委书记、县长王书文发出邀请,欢迎大家到太行(tàixíng)、来武乡。 红色历史的新时代(shídài)表达 据了解,《太行山上》以“行走式”观演模式,运用声光电等特效,震撼演绎太行军民的抗战(kàngzhàn)故事。通过玻璃栈道的形式了解地道战(dìdàozhàn)中百姓生活、战地医院的场景,可以说刷新了认知(rènzhī)。”游客王先生说。 数字化(huà)、情景化和互动化是红色(hóngsè)(hóngsè)旅游的新趋势。在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旅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吴若山看来(kànlái),要打造触动人心的红色体验项目、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创产品、沉浸式红色文化(wénhuà)场景,通过创新实现红色文化从“我讲你听”到“润物无声”的转变,才能让红色文化真正入脑入心。 与屏幕上(shàng)的革命先辈(xiānbèi)对话,看AI修复的抗战老照片,听“数字(shùzì)人”讲述历史(lìshǐ)故事……在汇聚了近3000万字文史数据的八路军文化数字体验馆内,游客通过数字化手段感受着红色文化带来的别样触动与震撼。 “冀南(jìnán)银行的存款是怎么来的?”面对游客的提问,“太行精神长卷(chángjuàn)”里(lǐ)的记账员流利回答道:存款一部分(yībùfèn)是八路军军费和筹措的资金,还有一部分是吸引当地老百姓将钱存到银行,我们也会付给储户利息。 游客在(zài)八路军文化数字体验馆参观。新华网发 近年来,武乡积极探索新技术、新创意和新表达方式,用年轻人喜欢(xǐhuān)的方式打开八路军文化。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合作推出的大型(dàxíng)红色舞台剧《漳水回澜》则是武乡的最新(zuìxīn)尝试。 《漳水回澜》以武乡县红色文化为核心,讲述了(le)来自五湖四海(wǔhúsìhǎi)的青年(qīngnián)革命者在文艺、金融、情报等多条战线的抉择与战斗,描摹出中华儿女在历史洪流中的坚韧与希望。 舞台剧《漳水回澜》演出(yǎnchū)场景。新华网发 “我看到了抗战时期银行家、新闻记者的故事,让抗战记忆更加立体。特别是潜伏在上海(shànghǎi)的战士,出现在‘夜(yè)上海’的场景中,赏心悦目的舞蹈却(què)让人提心吊胆。”一位观众竖起了大拇指,称赞县城有了国家级水准(shuǐzhǔn)的舞蹈。 2025年“五一”前夕,武乡县文旅局长一条(yītiáo)“五一来(lái)山西武乡玩(wán),这些全是真的”短视频火爆网络,一天时间吸引数百万网友观看,10多万网友点赞。 公共交通免费(miǎnfèi)(miǎnfèi)乘坐,停车场免费开放,开设旅游专线(zhuānxiàn);景区摊位为游客免费提供武乡小米粥(xiǎomǐzhōu)、绿豆粥;全国大、中、小学生可免费观看大型实景演出《太行山上》;在指定酒店办理住宿即赠送羊肥小米、太行山酒等(děng)大礼包……5月1日至5月5日,武乡县累计接待游客8万余人次(wànyúréncì),景区总收入187.52万元,旅游综合收入1684.5万元。 这些服务,透露着武乡的(de)真诚(zhēnchéng);而这番红火,也正是红色旅游的初心。“红色旅游是特殊的旅游业态(tài),但也具有文旅行业的普适特征,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yúděng)方面的真诚服务,依然可以打动游客的心。”吴若山表示。 当太行一号(yīhào)旅游公路串起板山、太行溶洞、王家峪、砖壁(zhuānbì)等数十个景点时,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自驾游;当遇到行程、购物、住宿(zhùsù)等疑问时,可以打开微信(wēixìn)小程序“武乡行”;小米锅巴、小米茶、小米咖啡……武乡小米2024年总产值达到5.5亿元。 微信小程序“武乡(wǔxiāng)行”,为游客提供多种服务。新华网发 近年来,红色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越来越强,红色旅游(hóngsèlǚyóu)市场的需求(xūqiú)不断增长、规模持续扩大。《中国红色旅游发展报告(2023)》显示,全国红色旅游接待人数(rénshù)已突破20亿人次,红色旅游市场规模接近万亿元(wànyìyuán)。 在探索红色旅游成为高质量发展动力之路上(lùshàng),武乡的脚步从不停歇。在第十三届(dìshísānjiè)八路军文化旅游节期间,武乡推出重走太行(tàixíng)英雄路沉浸式研学体验活动,全程(quánchéng)5186米串起了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中共中央北方局党校旧址、鲁迅艺术学校旧址等,中间设置了战斗、救护站、文艺小站等多项(duōxiàng)真人NPC互动演艺。 重走太行英雄路沉浸(chénjìn)式研学体验活动的微(wēi)演艺《红色漫卷》。新华网发 这份用心的(de)线路,山西一新研学负责人吴建新感受到了。 “研学全程10里多,在这不算短(duǎn)的(de)距离里小朋友们热情很高,有小男孩感兴趣的微(wēi)演艺《红色漫卷》,有吸引小女孩的医疗救护站。”周末两天,吴建新带着150名小朋友体验活动,并在朋友圈写下“过去八路军用枪支(qiāngzhī)冲锋陷阵,今天我们用双脚探寻信仰”。
“八路军故乡”抢抓红色旅游机遇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